学校党委将遵照总书记的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实施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行动,不断践行总书记建设 第一个复旦的殷殷期待。
完善校党委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建立党委书记与纪委书记双周沟通工作机制。校纪委强化巡视整改政治监督,逐项评估整改落实情况和具体成效。
注重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发挥学校党委中心线作用,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动认领整改任务,督查定点联系单位,下沉座谈、走访调研超过160次。对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提出任务措施,明确阶段性节点目标,强化任务闭环、跟踪问效。丰富内容供给,推动更多联组学习、实地研学,提升政治理论学习成效。第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管长远、治根本。
开展第十五次党代会落实情况阶段性督查,把建设第一个复旦目标要求贯穿融入各领域工作。8.关于重视教材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教材建设规划。落实先锋岗、责任区、突击队等工作机制,组织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3500余项……党员先上的底色更加鲜亮。
校领导班子带头攻坚最难事,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三全育人我当先服务师生我创优报国成才我奋斗救死扶伤我先上老有所为我带头,面向不同身份党员的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让党员先上成为育人工作的鲜明标识,更带动全体师生员工、医务人员投身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共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63个、基层挂职单位377家、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基地412个。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集中研讨,党员教师在主干课程教学中引入解剖学科发展史致敬大体老师等医学人文案例,让党建思政工作实起来。
以问题为导向直面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汇编《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百问百答》,以问题为导向直面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复旦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12名党支部书记汇报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的成果。
她埋首故纸之间,做传统文化的守望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效应,课程教学团队不断调研、回应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主动关联热点新闻话题,持续出版新版课程教材,同时配套推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教学方案保持每10%左右的内容更新比例,不断设计新的课程课件。他们在心脏的方寸之地用创新破解着生命的密码,在课堂的三尺讲台用言传身教培育后起之秀……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病原生物学系医学微生物学教师团队和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科研报国的事迹催人奋进。他重新设计了一条讲解主线,从义乌到上海的红色基因脉络——当年那个青年带着《宣言》译稿只身来到上海,在这里投身建党伟业,在复旦投身育人事业。
基层党建 在组织中更有力量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每周一个院系接力,每天一个支部展示,唱响了复旦党员永远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也让宣言精神在每位复旦人心中久久回响。我们把他的故事不断讲下去,也越来越坚定心中所信。实施生命线工程,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引导师生党支部聚焦聚力立德树人,用高质量组织生活促进育人质量提升。旦复旦兮,红色基因领航育人。
旦复旦兮,以实践报国领航育人。他携笔从戎,愿得此身长报国。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的实践经验进行讲授,对我们‘读懂中国有帮助意义。全校46个二级党委、1042个支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总计1万余场,覆盖近10万人次……党员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念更加坚定。
理论创新 在传播中润泽愈广课程内容和当下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老师讲得很生动全面。开课两学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主讲,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和政策主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运行方式,收获了选课学生的广泛好评。这一年,复旦人突出先进性,强化服务群众之本。这一年,复旦大学引导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学党史知国情,把爱国情、报国志化为强国行。这一年,复旦大学通过建成一批全校党建工作标杆党委和样板支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和表彰、宣传典型人物和团队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当先进、争做表率,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医德医风、校风学风、机关作风,引导广大师生和医务人员向身边的榜样看齐。这一年,复旦大学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通过大党建促进大思政。
实践报国 在力行中踔厉奋发2021年寒假,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李翠舒跟随驻村第一书记的脚步,在云南省永平县参与了曲硐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旦复旦兮,理论创新领航育人。
校领导班子在潜心自学基础上,组织包括专题辅导报告、集中研讨和现场学习在内的集体学习19次。旅游管理系党支部将总书记重要讲话分类汇编,重点挑选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内容编辑成课程思政的素材,引导党员教师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
从相辉堂上演的《追梦百年》《种子天堂》等原创话剧,到志和堂展出的谢希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等展览……红色历史与校园文化融通交汇,丰富的场域和载体让红色基因以生动的样貌滋养着思想的沃土,在传承赓续中迸发出新的力量。深化三关心一引领工作机制,落实发展教师党员四看工作法,加大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
两大工程成果揭幕4年耕耘,20本著作,6大系列35个研究项目,40多位知名学者带领近200人团队集团军式作战,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选派优秀辅导员、党员教师、高年级学生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加强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苏老‘从背榜生到头榜生的经历激励我刻苦学习,而他‘此身到老属于党的誓言也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旦复旦兮,以对标争先领航育人。
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身体力行中将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团队2021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入选的还有《当代中国经济》《高等电磁场理论》两门课程。
四史微课程、红色资源库、支部生活案例、主题党日方案、精品教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践育人基地……7个100建设成果推动长效化机制建设,让育人资源更加丰厚。这门思政课,来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
从烈士纪念雕塑上镌刻的名字,到老校长塑像前的鲜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面对面活动,帮助毕业班学生解决科研、毕业、发展困惑……复旦大学—高中学生党员接力培养项目启动,构建从中学到大学的信仰培养衔接体系指导院系分党委把158个专任教师党支部全部建在系所(中心)、实验室、课题组、教研室等教学科研一线。
《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百问百答》梳理各门课程的目标要点、思政元素、设计实施、实践效果,汇编《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陈望道文存全编》电影《望道》杀青烈士纪念雕塑《追梦百年》《种子天堂》新生参观印记初心展从书店里新上架的《陈望道文存全编》,到即将登上荧幕的《望道》电影。初心使命 在坚守中信念愈笃总书记在给复旦师生的回信中,用一个‘信字点出了百年大党、百年复旦行稳致远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的发布不是终点。
数学科学学院学生李飞虎我希望把苏老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2020年宣言中译百年启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2021年建党百年实施党旗领航铸魂育人项目,2022年抓住二十大召开和建团百年契机实施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行动……复旦大学铸魂育人三部曲奏响,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映照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颗不变的初心。
旦复旦兮,基层党建领航育人。重点支持20余个各具专业特色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虽然村委会大小事务繁杂,但是村委会与群众的互动很融洽,关键是村委尤其是村支书要在处理农村事务过程中摆事实、讲正气、有权威。复旦大学积极推动两大工程从研究工程、出版工程向育人工程转化,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进课程、进教材、进培训,启动9门课程、14种教材建设。